在全球產業升級浪潮下,復合材料以其優異性能成為眾多領域的關鍵材料。重慶黔江高新區推出的專項獎勵辦法,精準布局玻纖及復合材料產業,為企業發展注入新動能。該政策立足產業導向,聚焦玻纖及復合材料領域,突出產業集聚發展,優先支持高性能纖維增強復合材料的研發與應用,旨在提升產業鏈整體競爭力。通過設定明確的技術門檻,如要求企業具備ISO認證或達到特定研發投入比例,引導扶持資源精準流向技術領先和創新型企業,推動產業向高端化、綠色化方向升級。
來源:重慶黔江區人民政府
該政策在國內政策體系中是少數專門聚焦玻纖及復合材料產業鏈的地方性扶持政策。黔江正全力構建“纖維-基體-復材-應用”的完整產業生態。其特別將“高性能纖維增強熱塑性復合材料”列為重點支持方向,精準契合全球復合材料領域“以塑代鋼”的發展浪潮。在汽車工業領域,熱塑性復合材料正加速替代傳統鋼材,顯著實現汽車輕量化,有效降低能耗;在航空航天領域,它能夠顯著減輕飛行器重量,全面提升整體性能。
鼓勵存量企業引薦產業鏈相關工業項目落地,新項目建成投產一次性獎勵引薦企業2萬元。新入駐企業投產后第一個完整會計年度實現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萬元(含)-5000萬元、5000萬元(含)-1億元、1億元及以上的,再分別一次性獎勵引薦企業5萬元、10萬元、15萬元。
參展企業按參展費用(場地費、展位費)的50%給予獎勵,每個企業每年獎勵金額不超過20萬元。
鼓勵工業企業消納玻纖產業鏈上企業生產的玻纖紗、玻纖布、網格布、玻纖改性材料和玻纖深加工產品(不含關聯交易、內部交易),年累計實際采購額達1000萬元以上的企業,按其當年配套采購額的0.5%給予采購企業獎勵,單個企業每年不超過50萬元。
在申報材料中應突出樹脂基體的創新性(如提高生物基環氧占比)、纖維/基體界面改性方法以及生命周期評價(LCA)數據,以充分展示企業在材料研發方面的核心優勢和創新能力;同時,采用紫外光固化成型(節能50%以上)、電子束預浸料制備(提升良品率)、AI驅動的缺陷檢測系統等先進工藝將獲得額外加分,顯著增強申報競爭力;此外,可充分利用政策對“校企聯合實驗室”的建設補貼,通過與重慶大學材料學院合作獲取分子動力學模擬支持及微焦點CT檢測服務,并協同東華大學纖維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進行上漿劑配方優化及纖維表面等離子處理,有效借助頂尖高校科研資源提升企業整體技術水平。此外,新增項目原則上須在3年內實現投產,未按合同投產的項目不享受本政策。
本政策自2025年7月25日施行,建議企業盡快啟動工藝適用性評估、設備選型與供應商談判、申報材料準備,抓住政策紅利,實現企業高質量發展。